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8集课程复讲 |
|
夏慧容学长 |
|
|
1.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是在培养什么态度?对于家人、长辈言语态度为何格外重要? 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是培养自己在“言”“行”上对父母的恭敬之心。这种恭敬之心不只要对父母,应该对身旁所有的人都不失恭敬。“父母呼”,自己能够马上过来,这是行动上的恭敬;在言语上也要心存对父母的恭敬之心,如跟父母在交谈当中,应该“怡吾色,柔吾声”。有时候表面上看在跟父母对应,口气不会很大声,但心里面会有不耐烦的感觉。这时要常常能够观照自己的心,有不耐烦的时候要赶快修正。所以,道德、学问最根本的下手处,就是时时能观照好自己这颗存心。当念头不对了,马上修正,那自己的言语、行为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偏差。 对家人、长辈的态度,这种恭敬心在言语的表现上格外重要,如: 对长辈:蔡老师一个朋友,要从私立大学转到公立大学。他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,把这个情况跟他的父亲作报告,希望得到他父亲的支持和理解。他在跟父亲汇报此事时,蔡老师正好去找他。他就请蔡老师先坐,并说“我先跟我父亲把话说完”。蔡老师坐在旁边看到,一个孩子恭恭敬敬的在跟他父亲报告他现在的工作状况,那种娓娓道来,那种礼敬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以后他的孩子在这样家庭里面薰陶,也一定会是个翩翩君子。 反思一下:我们现在年轻人在做人生的决定,有没有去询问过父母的意见?有没有把自己的情况跟父母讲清楚,减少父母的担忧。假如父母常常心里面都不知道孩子在干什么,那不知道让他多操了多少心!所以,当一个人真正对父母很恭谦的时候,确确实实会感动身旁周遭的人。 对家人:除了“父母呼”要有一分恭敬心,“老婆呼”、“太太呼”也要“应勿缓”。夫妻之间言谈非常的相敬如宾、非常的尊重,已经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。人愈熟不能愈随便,应该愈熟要愈尊重。所以礼不可失,纵使再亲的人,礼貌要时时提得起来。现在夫妻之间谈话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?有个小朋友听到他妈妈在接电话,电话挂断后他问妈妈:“妈妈,你刚刚是不是在跟爸爸讲话?你看,他儿子从母亲讲话的口气,就可以知道一定是跟爸爸讲话。为什么?母亲在跟先生讲话都是什么口气?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好不好?所以这个母亲一听,心里惊了一下,对先生的态度小孩都可以辨认出来,所以要调整一下。当自己态度一修正,家庭的态度就会修正过来,所以不要小看一个言语的态度。有位在外工作的先生除夕夜忘了太太打电话,怕被太太骂硬撑了两天。大年初二想打,想想一定会被骂就一直拖,拖到初五的时候才打回去。刚好他太太正在看“幸福人生讲座”,接到他先生诚惶诚恐的电话:对不起,我现在才打电话回来。他太太马上说:你辛苦了,连过年都没得回家,我们很感谢你在外面辛勤工作。他先生听了觉得怪怪的,挂完电话没多久又打电话过来说:你还是骂我几句,我心里好受一点! 所以,夫妻相处会直接影响家庭气氛,夫妻关系要好,一定是从言语的态度开始做起。而且夫妻关系的和谐,对身旁的人都会有影响。受熏习、影响最多的就是孩子,孩子言语、行为、处事的方法和能力,都和父母言语相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。 感恩传统文化的教诲!感恩老师!!感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!!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